石心作品《問道》如約而至

發表時間:2022-02-18 17:13

q.jpg

《問道》

/

山西出版傳媒集團   北岳文藝出版社

詩集簡介

w.jpg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石心,本名:龔永松,是一名農工黨黨員,在這偉大的歷史時刻,作為一名詩歌愛好者,石心從2020年二月起,一邊堅持詩歌創作,謀劃《問道》作品,一邊開創文化創意實踐成果?!秵柕馈肥窃娙耸某霭娴牡谒牟吭娂?,在《問道》的出版過程中,得到了眾多詩友的幫助,尤其是:詩人李少君先生,著名作家邱華棟先生,南方詩歌研究中心:張德明教授,北大藝術學院:向勇教授,安徽師范大學博導:楊四平教授等的幫助,他們或點評,或作序,或提供了珍貴的影像,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都激勵著詩人石心對未來的事業和人生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e.jpg


r.jpg


t.jpg





詩集節選

《問道》

石心

什么都不求也不要

一碗墨汁

隨著筆跡自由地飄

任由東西也歡喜

聚焦在面前的真理

渾然不覺

奮筆疾書的宣言

驅走世人的荒涼

多少個傍晚把燈點燃

火苗拔亮

秧苗地里爬上來的灰暗

膽寒于望道的目光

黎明即將刺破黑幕

霞光萬丈

百年暗淡的歲月

為何接連跨越

影子留給宇宙空間

大道至簡

信仰的味道是甜的

頓覺天外有天

-----------------

作者簡介

y.jpg


石心,本名:龔永松,男,漢族,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先后就讀武漢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文學碩士,北京大學訪問學者,浙江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義烏工商學院客座教授,求是文學社副秘書長,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


詩歌作品散見于《詩刊》《詩歌月刊》《中國詩人》《江南詩》《揚子江詩刊》《延河》《浙江詩人》《當代詩人》《新民晚報》《金華日報》《義烏商報》《西海都市報》《棗林》等上百篇,截止2022年2月合計發表293040字。入選多種年度詩歌選本,個人牽頭推動,成功舉辦六屆義烏容藝文化詩歌節,出版詩集《遇見》《約定》《獨行》《問道》,現居浙江義烏。

-------------

|延伸閱讀|

《問道,石心詩集序》

楊四平

詩集《問道》是石心寫詩八年來的一部詩歌選本。換言之,它是對石心八年新詩寫作的一次集中檢閱。

從石心的詩篇《個人簡歷》里可以看出,石心原本是一位出生于浙中農村的農民的兒子,通過一路艱辛打拼,終于扎根于有“世界小商品之都”美譽的義烏,成就了一番屬于自己的事業,縱使他自謙“始終沒有發光”。發光發熱,肯定是有的了,只不過是大小的問題,以及自己的感受與外界認同的問題罷了。同時,在這首詩里,石心還著重寫到了自己詩人的身份及其感懷。雖然日常生活和工作繁雜,但是每當回到家中,在夜深人靜時,他都要“書寫夢中的故事”,畢竟詩歌寫作總能夠“輕輕覆蓋我的小小傷悲”。一言以蔽之,石心是位從鄉下農村落戶國際化城市,始終跳動著“一顆不屈的心”的城鎮新型建設者、企業家和詩人。這種多重身份,使得石心的詩歌寫作具有某些“先天”的特質。

通覽石心這部詩集之后,我覺得:內心抒情、問道言志、夢幻詩意、藝境營構、心靈撫慰是其關鍵詞,是進入石心詩歌的五種門徑。

石心詩歌寫作的靈感來自于日常生活里的點點滴滴和記憶深處種種不滅的存在。那些鄉村生活的過往時空,那些城鄉之間的不停輾轉,那些在商海大潮里的起起落落,那些夜不成寐的詩潮涌動……都可能激發敏感的詩人石心的鄉情、親情、友情、愛情,其中,有的還能轉化成石心的詩篇。石心的詩歌抒情不是淺表性的,而是來自心靈深處的回音,正如他在《一滴一滴醒來》里所寫“平靜的水面無一絲波瀾”,“靈魂正一滴一滴醒來”。從這個角度來講,石心的詩歌抒情不是那種狂飆突進式的“熱抒情”,而是飽含深情的“冷抒情”。當然,它們又與現代主義詩歌和某些后現代主義詩歌冷冰冰的“零度抒情”不同,石心的詩歌抒情是有溫度的,接地氣的,通靈魂的“真抒情”。真實的情感不會是“零度”的,而是有冷有熱的。

古人既講“詩緣情”又推“詩言志”?!爸尽庇懈鞣N各樣的含義,但“道”是其中重要的角色。換言之,石心詩歌以抒情為底色,問道言志是其亮色。來自心靈的東西無不與感情和哲思有關。詩不等于哲學,但詩與哲思有關。中外詩史上均有所謂的哲理詩。中國的山水詩,西方的玄學詩,都與哲理有關。石心創作了《問道》和《問天》兩首詩,且以《問道》作為這部詩集的名字,足見其對“以詩問道”“以詩問天”之重視。由此可見,詩人石心具有可貴的宇宙思維意識和宇宙信仰精神。這種問天式和問道式的宇宙思維意識和宇宙信仰精神,使得石心的詩歌寫作有可能擁有某種“天外有天”的哲學深度。而他的某些詩篇的確令人沉思。我覺得,石心以后的詩歌寫作在這方面不妨再深入一些。

如前所述,石心的詩大都是在深夜創作的,又大都帶有夢幻色彩??傮w而言,無論是抒情,還是言志,石心的詩都是夢的產物,都閃爍著夢的光澤。詩人石心的情,詩人石心的思,都來自深邃的心靈。他的夢幻與他的靈魂又密切溝通、互相輝耀。在《夢幻深處》里,石心寫道:“月光來收網/更多的魂靈躥出來/穿過叢林村莊山巒/在鳥巢上留下夢幻 / 燃燒出一片幸福的汪洋。”詩人石心寫詩就是在不停地打撈他的夢幻深處和靈魂秘處的虛無縹緲的聲音。每當有所收獲,他頓覺置身于“一片幸福的汪洋”,收獲滿滿,幸福滿滿。這就是石心的詩歌所捕捉到的濃濃詩意。祝愿他在未來的日子里心靈更加充實,夢幻更加迷人,詩意更加美麗。

夢幻詩意的捕捉與呈現,往往離不開詩歌意境的營構。石心的詩歌意境,迥異于那些甜膩的仿古的新詩意境。舊意境就像舊詞語那樣,因為陳腐相而成為空洞的、虛假的、無生命力的擺設。它們只會給詩歌帶來“暮氣”,而不能給詩歌帶來“朝氣”。因此,我們要警惕詩的舊意境,始終堅持創造詩的新意境。石心的詩的意境是通過在詩里運用疏密有度的意象與象征建構而成的。他那么多寫農村、農時、農事的詩,意境的畫面感、縱深感、溫暖感很強;而他那些寫城市、現代、心靈的詩,意境的流動性、偶發性、召喚性很足。如在《會沈處》里,石心寫道:“但是義烏如同一陣輕風/在心中飄過你的名字。”而石心的詩的城市意境常常比農村意境構建得更加具象、靈動、豐富、多樣,因而其現代性和詩意性更豐瞻。

記得在宋代,詩歌寫作是個人化的,用來抒發詩人自己日常的私情;而散文寫作是公共性的,用以傳達詩人的家國思想。詩與文的分工和功能各有所屬、各不相同。如果不把個人生活里自然寓有時代氛圍的寫作視為公共性寫作,那么石心很少寫公共生活和集體意志。石心的詩歌寫作更多關注自身的欲望訴求和情感發展。盡管他偶然寫有“與生活的野獸搏斗”(《寫詩》)之類的外向性、矛盾性、戰斗性的詩句,但是令他垂青的是“此刻   生活與我把酒言歡”(《此刻   生活與我把酒言歡》)。與生活和解,與詩和解,力排生活里的戾氣,力避詩歌里的怨氣,石心使生活和詩歌里處處充滿平和之氣、詩意之風。在此種背景下,寫這樣的詩,或者說讀這樣的詩,無疑會獲得心靈的慰藉,發揮詩歌的療治功用。據此,我希望讀者諸君也能像石心和我一樣,從他的詩集《問道》中得到更多的心靈滿足。同時,我也祝石心在今后的日常生活和詩歌創作中取得更多的卓越成績。

2021年國慶節

楊四平,華夏文化促進會顧問、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安徽師范大學博導。


| 相關機構
人民網                       中國美術家協會                    北大文化書法網                     北京正德書畫院                    環球文化網                     作家網
光明網                       中國書法家協會                    中國美術大觀網                     中國藝術收藏網                    貿訊網
人民藝術微信公眾號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