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石景山“飛覽天下”的“2022如雕如刻泥塑展”

發表時間:2022-03-24 18:23


郭奕晨 張沖


與飛覽合約部賴雪凌溝通得到位,“飛覽中國”場館的“2022如雕如刻”泥塑展完成得很順利。先是參觀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主題展覽,后是走進用泥巴的記憶,講述每個人心中鮮活的石景山故事,“盡顯石景山非遺”、“模式口古韻”、“沉淀的首都鋼鐵文化”、“首鋼主場”等板塊,展現著改革開放以來新中國發展建設取得的成就。在石景山非遺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用原素泥體現的精品泥塑,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載體,講述著生動的現實的思政課。

“2022如雕如刻”泥塑展,從一個個側面展現出我國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呈現出中國風骨、中國文化、中國審美、中國魅力,用泥塑與筆墨丹青謳歌了偉大祖國、首都和石景山區在文化藝術方面取得的成果,彰顯出走進新時代,堅定文化自信的強大信念。軍旅詩人峭巖先生曾說“泥巴的記憶,是我們不老的傳奇!京味作家劉輝說“泥巴不老、記憶不老、童心不老、民俗不老。中國乃至于北京的泥塑工藝,永遠凝固在人們心里頭。泥巴里有:大乾坤、大道理;泥巴里有:真摯的情感、入心的揣摩;泥巴里有:你們前輩的曾經、我們記憶的纖繩;泥巴里有收藏家黃殿琴幾十年始終如一的追逐向往?!睍夜鶎殤c題寫“人生百態凝于慧指   世間萬物盡顯靈光”。


微信圖片_20220324182710.jpg


微信圖片_20220324182701.jpg


泰康鐘雯發朋友圈寫到:春日暖陽的午后來到文藝家黃殿琴的泥塑收藏館,各式人物泥塑造型迥異、生動傳神,每個人物臉上都洋溢著幸福和快樂,正如她給我的印象。生活可以復雜也可以簡單,真心真情真實的力量。市人大代表趙五、吉他大家朱巖、志愿者白明月、廣告設計公司曾立平、科技公司宋書其、報業張麗榮、茶行趙善山、方俊、袁健等感言:我思故我在!一個人對生活抱有希望和熱情朝氣蓬勃地活著,這是“上”;在時局的變化中,能夠知進退,能舍得,這是“止”;無論何種境遇,都不曾動搖底線,活得問心無愧、坦坦蕩蕩,這是“正”。泥人聚集的泥(你)正逢時!正,正巧春天更近了,不經意間就遇見它,有了昔日慢慢重來的感覺,回憶往事慢慢的會讓人溫暖起來。

2020年9月的“飛覽中國”場館熠熠生輝!北京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制片人黃殿琴指著眼前的泥人講到:記得2020年12月22日與吳崢董事長微信時寫:一首好聽的歌/總能喚醒逝去的過往/還有沉睡的河床/總能打開塵封的舊窗/讓雪花飄進心房/冬至了,從明天起/太陽早一分鐘升起/太陽晚一分鐘落山/搓搓手 哈口氣/想一些美好的事兒/讀幾本溫暖的書/這個數九天大概就過去了/冬至以后天會越來越亮。吳董回復:詩歌與藝術永遠在路上。


微信圖片_20220324182705.jpg


微信圖片_20220324182714.jpg


微信圖片_20220324182521.jpg


生命的高度與寬度,是因了你的日積月累,早晚會成為別人的望塵莫及;從冬日到春天,從昨日到今天,從小時候到長大后,思念和敬懷、赤愛和追求始終伴隨著歲月。收藏是樂趣,保護是責任;泥巴制品的特性決定了其怕磕碰、怕濕潮、怕爆曬,因此保存與收藏泥塑,絕對是一項特別周密、特別謹慎、特別勞神的事情。在布置展覽的過程中,為了呵護好這些嬌嫩的“泥孩子”,就是專業人員也要絞盡腦汁,克服泥塑易脆、易裂,把泥塑一件百件的專箱包裝、在箱子的縫隙填上各種泡沫,一絲不茍的布展,首戰告成。


| 相關機構
人民網                       中國美術家協會                    北大文化書法網                     北京正德書畫院                    環球文化網                     作家網
光明網                       中國書法家協會                    中國美術大觀網                     中國藝術收藏網                    貿訊網
人民藝術微信公眾號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