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 | |
內容詳情 啟功(1912.7.26—2005.6.30),中國書法家,書畫鑒定家。字元伯,一作元白。滿族。姓愛新覺羅,雍正帝九世孫。長于古典文學、古文字學的研究,曾在輔仁大學任教。1949年后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故宮博物院顧問、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等職。著《古代字體論稿》、《詩文聲律論稿》、《啟功叢稿》、《論書絕句百首》等,出版《啟功書畫留影集》以及多種書法選集。因病于2005年6月30日2時25分逝世,享年93歲。 人物簡介 1912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字元白,也作元伯。北京人,滿族。中國書法家、畫家、文物鑒賞家和鑒定家。曾為輔仁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九三學社顧問、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顧問,西泠印社社長。 啟功自幼喜愛書法,是當代負有盛名的書法家。啟功曾被稱為“詩、書、畫”三絕。此外,啟功亦精于古代書畫和碑貼的鑒定。 啟功對學生遲殿寬說:“字,只要寫得好看就成了,本無法?!?/span> 自述 我叫啟功,字元白,也作元伯,是滿族人,屬正藍旗。我的老伴兒叫章寶琛,比我大兩歲,也是滿族人,我習慣地叫她姐姐。 我既然叫啟功,當然就是姓啟名功。有的人說您不是姓愛新覺羅嗎?現在很多愛新氏非??湟约旱男?,也希望別人稱他姓愛新覺羅;別人也愿意這樣稱他,覺得這是對他的一種恭維。這實際很無聊。事實證明,愛新覺羅如果真的能作為一個姓,它的辱也罷,榮也罷,完全要聽政治的擺布,這還有什么好夸耀的呢?何必還抱著它津津樂道呢?這是我從感情上不愿以愛新覺羅為姓的原因。我雖然不愿稱自己姓愛新覺羅,但我確實是清代皇族后裔。我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雍正的第五子名弘晝,是乾隆皇帝的異母兄弟。乾隆即位后,封弘晝為和親王。我們這支就是和親王的后代。我平生用力最勤、功效最顯的事業之一是書畫鑒定。 我從實踐中總結了七條忌諱,或者說社會阻力容易帶來的不公正性,即一、皇威,二、挾貴,三、挾長,四、護短,五、尊賢,六、遠害,七、容眾。簡而言之,前三條是出自社會權威的壓力,后四條是源于鑒定者的私心。 家族背景 啟功為清朝皇室后裔,屬正藍旗,為雍正帝九世孫,遠祖是雍正帝第五子、和恭親王弘晝,曾祖父溥良為光緒六年(1880年)庚辰科進士,祖父毓隆為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進士,父親恒同封奉恩將軍。清朝皇室雖姓愛新覺羅氏,但啟功明確表示不再以“愛新覺羅”或“金”為姓氏,而以“啟”為姓。 師從賈爾魯(羲民)和吳熙曾(鏡?。W習書法丹青,從戴綏之(姜福)學習古典文學。曾受業于史學家陳垣,專門從事中國文學史、中國美術史、中國歷代散文、歷代詩選和唐宋詞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啟功字體被方正公司制成電腦中的方正啟體。 2005年2月9日下午6點,因突發腦血栓形成住進北京北大醫院,昏迷至6月30日2時25分,因腦血管、心血管病并發癥逝世。
少年時代 啟功生于1912年7月,中國告別帝制,步入共和的那一年,所以他出生就是中華民國的公民,而非大清帝國的子民,從沒享受過一天的榮華富貴。啟功后來也不愿再姓愛新覺羅,自稱姓“啟”名“功”,因為在他看來,“愛新覺羅如果真的能作為一個姓,它的辱也罷,榮也罷,完全要聽政治的擺布,這還有什么好夸耀的呢?何必還抱著它津津樂道呢?”啟功成名后,有人給他寫信,信封上寫“愛新覺羅·啟功收”,或者干脆稱他為“金啟功”,啟功對這些來信都是置之不理,后來實在不耐煩了,就在信封上批“查無此人,請退回”。 父親早逝,啟功家里的開支全憑祖父的俸祿。在他十歲時,祖父也撒手人寰,讓這個家庭徹底沒了經濟來源。伸出援手的是祖父生前任四川學政時的兩個學生,他們以“孀媳弱女,同撫孤孫”的名義,為啟功一家三口(包括啟功的母親和姑姑)募集了2000元善款,才解了燃眉之急。 拜齊白石為師 2歲進入小學讀書,插班在四年級,兩年后升入匯文中學。因為在小學六年級時已經包含了中學一年級的課程,所以啟功入學后直接跳級到初二。高中時,因為英語成績實在太差,無法通過期末補考,所以就中途輟學了。但是在中學期間,他曾先后追隨數位名師學畫,在學校外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學業。 啟功最早拜畫家賈羲民為師,學習書畫鑒賞。啟功每月月初的三天會隨老師去故宮看畫展,每看一件作品,賈羲民就為啟功講解相關鑒賞與鑒定方面的知識。后來在賈老師的介紹下,啟功又轉投名畫家吳鏡汀門下,學習“內行畫”。 溥心畬和齊白石則是對啟功影響更大的兩位老師。溥心畬也出身清朝宗室,算起來是啟功曾祖輩的人物。啟功最初想向這位長輩學畫時,溥心畬總是問他有沒有作詩。沒辦法,啟功只能硬著頭皮學寫詩,在名師指導下,不久也就掌握了作詩的方法。至于繪畫,啟功常常會自己畫上一個扇面,然后在旁邊題一首詩,溥心畬如果看了詩不錯,也就會高興地給啟功的畫指點一二。 啟功的一位遠房叔祖曾給齊白石做過一口上好的壽材,就此與齊白石相識。后來這位叔祖就將啟功推薦給了齊白石。齊白石對啟功的才華十分欣賞,有時啟功幾天沒有過去,他就禁不住念叨:“那個小孩兒怎么老沒來?”在齊白石門下,啟功的繪畫技藝有了長足的進步。
結婚時啟功21歲,因為只是中學肄業,找工作十分困難。當初為啟功一家募捐的兩個人找到了啟功曾祖溥良的門生、曾任教育總長的傅增湘。傅增湘很欣賞啟功的書畫才華,就把他推薦給了時為輔仁大學校長的陳垣,啟功在輔仁大學附中獲得了教一年級國文的工作。但是好景不長,分管附中的教育學院院長發現啟功連中學文憑都沒有,就把他給辭退了。 陳垣知道這件事后,又把啟功召回輔仁,讓他在美術系當了一名助教,他相信師從賈羲民、溥心畬、齊白石的啟功,既有繪畫知識,又有繪畫能力,完全能勝任這個工作。只是沒想到,分管美術系的還是之前那位院長,于是啟功再次失去了工作。 時間很快就到了七七事變,北平淪陷。只會寫詩作畫的啟功沒有一技謀生,一家人陷入困頓。啟功的八叔祖當時正在日本人控制下的北平市政府當一個小職員,就給他在秘書廳謀了個助理員的位置。從1938年的三月到八月間,啟功其實是做了很短一段時間的“偽職”。幫助啟功脫離這段痛苦經歷的還是陳垣校長,啟功第三次執教輔仁。 1949年后全國高校院系調整,輔仁大學并入北京師范大學。1957年,在校長陳垣主持下,評議新增教授人選,啟功在會上全票當選為教授。不過啟功很快就被劃為“右派”,降級為副教授。當時被打成右派的大都是曾給黨提過意見,而啟功從來沒有過這方面的言論。結果有人在他給畫家徐燕蓀的贊語“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中羅織了一條“罪狀”,說啟功“不滿當時的大好形勢,意欲脫離黨的領導、大搞個人崇拜”。 啟功被戴上“右派帽子”后,曾勸慰老伴章寶琛說:“咱們也談不上冤枉,咱們是封建余孽。你想,資產階級都要革咱們的命,更不用說要革資產階級命的無產階級了?,F在革命要抓一部分右派,不抓咱們抓誰?咱們能成‘左派’嗎?既然不是‘左派’,可不就是‘右派’嗎?” 因為確實沒有什么嚴重的言論,當了兩年右派后,啟功就被“摘帽”了,在北師大講一些作品選,或者編編教材,比較平靜地過了八九年。 文革時期 “文革”一來,啟功夫婦兩個人的生活就又被打亂了。當時北師大中文系的紅衛兵小將們跑到啟功家里,質問他:“有什么‘封資修’?”啟功回答說:“沒有‘資’,也沒有‘修’,只有‘封’?!奔t衛兵喝道:“那好,就給你封了吧!”紅衛兵們說著就給啟功的東西貼上了封條。后來一位賣力批判啟功的人,曾在“文革”后登門道歉。誰知啟功心下早已釋然,對來人說:“那個時候好比在演戲,讓你唱諸葛亮,讓我唱馬謖,戲唱完了就過去了?!?/span> “文革”中大字報的出現,讓啟功的書法技能有了用武之地,他平時就在北師大負責抄大字報。那時就是一枝禿筆,幾張彩紙或報紙,邊抄邊聊,反而能揮灑自如,以至啟功回憶說,那段時間是他“書法水平長進最快的時期”?!拔母铩苯Y束后,一遇上有人問他寫的什么體時,啟功就隨口回答是“大字報體”。啟功在拍賣品市場上還見到過他當年抄寫的毛主席詩詞。 啟功轉運是在1971年6月,那天有人通知他,軍代表有請。啟功不敢怠慢,趕緊到辦公室去找軍代表,但他撲了個空。辦公室的其他人告訴啟功:“聽說是什么‘二十四師’,要調你去,就是想通知你這件事,至于具體情況你明天找那位同志再詳談吧?!眴⒐σ宦牣敃r就傻眼了,心想自己同軍隊從來沒有什么聯系,實在不知道找自己做什么。而且那時老伴已經得了黃疸性肝炎,甚至動用了激素,平時必須有人陪住,如果到了軍隊,誰來照顧老伴呢? 一夜無眠,啟功第二天就急急去找那位軍代表,得到的答復是:“上級領導準備調你到《中華書局》編輯部去工作,這可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體現了黨一向重視文化工作,也體現了黨對你的信任……”如此才真相大白,原來不是“二十四師”,而是“二十四史”,啟功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 之所以要找啟功做這個工作,就是因為他是滿族貴族,對清朝典章了然于胸,當然是校注《清史稿》的理想人選。他的貢獻主要有二,一個是厘清了清朝入關前的制度,一個是校正了書中復雜的人名。 平反之后 1979年,北師大正式為啟功平反,同時給他加了一級工資。啟功對前來通知的人說:“改與不改,對我都無所謂了?!眮砣藛栐?,啟功回答“當初知道我被劃為‘右派分子’特別為我揪心的兩個人,一個是我師陳垣,一個是我老伴,現在,這兩個人都不在了?!眴⒐σ惠呑幼畲蟮倪z憾就是老伴只曾與他共患難,卻沒有機會分享自己后來的好生活。 啟功對名利看得很淡。1982年,啟功被聘為北師大古典文獻專業碩士生導師,兩年后又被聘為博士生導師,是中國高校最早的一批博導,但他對此從來不放在心上:“我不知道什么‘博導’,只知道‘果導’(一種藥的名字)?!彼f:“老朽垂垂老矣,一撥就倒,一駁就倒,我不是‘博導’,是‘撥倒’,不撥自倒矣?!?/span> 啟功生活簡樸,一碗面條、幾根黃瓜再拌點炸醬就是一頓飯,只是平時他基本不喝水,通常都是以雪碧解渴。他在幫助別人時毫不吝嗇。1991年11月,恩師陳垣誕生110周年的時候,啟功在香港舉行義賣展,義賣所得163萬元全部捐給了北師大,作為貧困學生的獎學金。而對這筆獎學金,啟功也沒有用自己的名義,而是用陳垣“勵耘書室”中的“勵耘”二字,設立了“勵耘獎學助學金”。 藝術成就 啟功能獲得世人的尊敬,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有真才實學。很多人都知道,黃侃當年曾發下宏愿,五十歲前不著述。與之相同,啟功出版第一部學術著作《古代字體論稿》時已經51歲,請老校長題寫書名時,陳垣不由感嘆:“全謝山只50歲,戴東原只54歲……”意思是全祖望只活了50歲,戴震壽僅54歲,而啟功在這個年紀時卻才有這么一本薄薄兩萬字的小冊子。所幸的是啟功長壽,“文革”后又有《詩文聲律論稿》、《論書絕句一百首》等著作問世。 老一輩學人中有很多通才,成就不限于某一領域或某一學科,啟功也不例外。他不只是書好、畫好,詩也好。學術方面,在古典文學、文獻學、語言文字學、佛學、敦煌學、文物鑒定學上都卓有建樹。20卷的《啟功全集》,前10卷為著述,包括詩詞創作、講學、口述歷史、書信、日記等內容;后10卷為書畫作品,匯集了啟功創作的冊頁、成扇、手卷、橫幅、立軸、臨寫等作品??梢妴⒐σ簧鶎W之博了。 書法 對于書法,啟功曾對畫家劉宗漢說,他的字沒有“芯兒”。對此,劉宗漢的理解是,這“闡明了結體與行氣的關系,不能不說是對中國書法研究的一大貢獻?!眴⒐Α跋饶≮w董后歐陽,晚愛誠懸竟體”,習慣上是“二王的用筆,歐柳的結體”,最后自成“啟體”,書界評其為“外柔內剛、自然灑脫、清雋儒雅而嫵媚華美”。 繪畫 相比之下,市面上啟功的畫要比字少很多,但同樣有品位。為啟功做口述歷史的趙仁珪曾說,啟功的畫也極見傳統的功力,勾勒皴染,無一筆不見功力,空靈淡雅之中,頗饒秀麗超逸之美。山水畫層次豐富,意境高遠,竹石畫韻味醇厚,靈動婀娜,與其書法具有同樣的美學風格。
其實在啟功自己看來,“平生用力最勤、功效最顯的事業之一是書畫鑒定?!彼恰白植蝗绠?,畫不如文物鑒定?!睂τ谀切┟俗之?,啟功一眼就能分辨真偽。啟功27歲時受聘為故宮博物院書畫鑒定方面的專門委員會委員,1949年后又是國家文物局下屬文物鑒定委員會的委員。有一次,幾個臺灣客人拿來一幅溥心畬的小楷手卷,啟功初看時說了一聲“好”,但一細看馬上就發現:“這個東西是復制品!”他隨即解釋說“民國時期生產不了這么長的紙!當初,這個手卷是用兩張紙接起來的,兩張紙中間應有‘接縫兒’,現在‘接縫兒’沒有了,變成了一張紙,所以,是復制品?!睅讉€人循著手卷尋找,果然在三分之一的地方發現一條復制時留下的“接縫兒”痕跡。鑒賞與書畫其實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正如《啟功叢稿》中說的“曾學書學畫,以至賣所書所畫,遂漸能識古今書畫之真偽?!?/span> 啟功精于鑒賞,但是對自己的作品,時常又是馬馬虎虎。啟功曾在潘家園看到一家書畫店在賣他的字,身邊有人就問啟功:“這是您寫的嗎?”他笑著說:“比我寫得好?!钡^了一會兒,他又改口:“這是我寫的?!焙髞硭鸥嬖V朋友:“人家用我的名字寫字,是看得起我,這些假字都是些窮困之人因生活所迫,尋到一種謀生手段,我不能砸他們的飯碗?!?/span> 一議:鑒定不只是真偽的判別 自古流傳下來的書畫有許多復雜情況,并不是真偽兩端所能包括的。如古法書復制品、古畫摹本、后加偽款的無款古畫、真假代筆、拼配、直接作偽等,其中有些不是用真偽二字所能套上去的,要仔細分析,認真體認,并要敢于自以為非,實事求是地承認自己不懂,而不要以正確自居,以權威自負。他舉前人的事例說,凡有時肯說或敢說自己沒懂得、不清楚、待研究的人,必定是一位真正的大鑒定家。 二議:書畫鑒定有一定的模糊度 啟先生針對書畫鑒定工作中的流弊,就鑒定工作有其局限性和思想諸方面提出看法。指出人人均有其局限性,受思想方法、學術水平、主觀偏好、外界影響多方面的限制,鑒定家不可能全懂,其意見也不可能總是正確,客觀上也會有很多目前我們尚不能認識的問題,故多聞缺疑、謙虛謹慎、承認鑒定工作有其局限性和存在一定和模糊度,應是做鑒定工作唯一科學的態度。啟先生還提出應重視現代科學的發展,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以彌補人的能力所不足的設想。 三議:鑒定中有世故人情 書畫鑒定工作除限于鑒定者的水平造成失誤外,還有可能因社會上的種種阻力作出“屈心”的不公正的結論。他根據所知的真人真事總結出八條:一、皇威,二、挾貴,三、挾長,四、護短,五、尊賢,六、遠害,七、忘形,八、容眾。逐一分析其原因,并舉例說明,最后提出要虛心容眾,不據一言堂。愿以此語與同仁共勉。 啟功先生此文既論及鑒定工作的原則、方法,也強調鑒定者自身的業務和品質修養,提倡頭腦冷靜,謙虛謹慎,實事求是,正確認識自己。他在文中有些處以剖析自己為例,說理和平,語重心長,雖以書畫鑒定為題,也可供其他類鑒定工作參考。 成就榮譽 啟功除了是當代著名書畫家,亦通曉語言文字、古書畫鑒定之學,其中尤精碑帖研究。在碑帖之學上,啟功開拓了新的研究方法,啟功嘗作詩論曰:“買櫝還珠事不同,拓碑多半為書工。滔滔駢散終何用,幾見藏家誦一通?!币桓囊酝覍W者,如葉昌熾、翁方綱等研究歷代碑帖只重形式,不重內容;只知書法,而略其辭章之習。 除研究方法開拓新途外,啟功更對《孝女曹娥碑》的真偽作出一硾定音之論,判定歷代相傳的《曹娥碑》殊非王羲之真跡。期間,雖有部分學者提出異議,如香港學者陳勝長曾撰〈絹本《孝女曹娥碑》墨跡考辨〉與之辯論,惟啟功以其獨特的研究方法與深厚學養,對陳氏之立論作出有力反駁,并深責陳氏之說乃“一派胡言”,終使《孝女曹娥碑》的真偽得以辨明。詳細論述請參考啟功《論書絕句》、《古代字體論稿》、《論書札記》等書。 人物著作 《古代字體論稿》 《詩文聲律論稿》 《啟功叢稿》 《啟功韻語》 《啟功絮語》 《啟功贅語》 《漢語現象論叢》 《論書絕句》 《論書札記》 《說八股》 《啟功書畫留影冊》
不慕名利 上世紀90年代,啟功有次來杭,氣鼓鼓地說:“這次到杭州來,不寫一個字?!痹瓉?,有一個民營企業家請啟功先生題字,送了厚厚的一疊紅包,起碼有好幾萬塊錢,紅包下面附了一張名單,都是一些權貴的名字。啟功先生當即生氣:“我給人寫字,從來不會問人要錢的?!?/span> 真性情 某日,啟功先生在北京一家店的牌匾上看到題字旁有自己的名字,再三回憶之下,他確定這字不是自己寫的。他便走過去跟老板說:“我就是啟功,這個字我沒有寫過?!崩习逭f,這個題字是他花了3萬塊錢托朋友請啟功先生寫的。啟老說:“這的確不是我寫的?!崩习逭f,那您既然來了,就幫我重新寫一下吧。啟功先生笑著說:“假就假到底好了?!?/span> 尊師 1987年4月,浙江省政協主席王家揚請啟功先生為剛剛成立的樹人大學題寫校名。啟功先生說:“浙江省有沙老(沙孟海)在,他是我的前輩,我不能提樹人大學的校名,校名應該請沙老題。我只能題學校內的圖書館?!弊詈笊趁虾@舷壬}寫了樹人大學的校名,啟功先生題寫了校內的查濟民圖書館的館名。(以上文字根據啟功的杭州老友丁云川口述記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