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秩學耆 墨彩絕艷 | |
內容詳情 馮其庸,名遲,字其庸,號寬堂。江蘇無錫縣前洲鎮人。1924年2月3日出生。中共黨員。歷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紅學會會長、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文聯理事、《紅樓夢學刊》主編等職。以研究《紅樓夢》著名于世。 馮其庸先生是我們大家熟悉的當代中國著名的文化學者,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終身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的名譽院長,中國文字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國紅樓夢學會的名譽會長,中國漢畫學會的名譽會長,也是紅樓夢學刊的名譽主編。數十年以來馮老青燈黃卷、皓首窮經、著作等身,又身兼眾多社會職務,還是當代著名的書畫藝術家,他的作品在我看來是名副其實的文人畫藝術精神的代表,我對年屆九十高齡仍然筆耕不輟的馮其庸先生葆有著由衷的敬佩之情。 還山集十六開山水冊耐頁之九 觀馮老的作品是有情有景有意境,有光有色也有畫境。尤其他今年新創作的《山居圖》《聽瀑圖》《水閣山村圖》以及《深山讀書圖》等等,都體現了他扎實的國學修養、精深的傳統繪畫技藝。馮老的畫初學花卉,宗師青藤、白石,后學宋元山水。他的西部山水獨具西域地貌特色,色彩斑斕,人稱“驚彩絕艷”。中國繪畫歷史上曾有董其昌首倡畫分南北宗之說,今有馮其庸先生的山水畫始創西北宗。馮老先生又擅長書法,其書風先宗法二王,以行草名世,又喜作蠅頭小楷,擅作榜書。其新近創作的丈八的書法,體現了他雄強遒勁的筆力,此之為中國傳統文人畫精神絕學的承繼者,詩書畫皆精而不同凡響。 擬龔半千山水冊頁二十開之十 馮其庸先生以研究紅樓夢名世,著有重要的學術著作達三十余種,剛剛出版發行的《瓜飯樓叢稿》《文集十六卷》《評批集十卷》《輯校集七卷》,凡上千萬字,數十年寒窗只影,著書用勤,成就卓越。他研究中國文化歷史、古代文學史、戲劇史、藝術史,涉獵寬博。近二十年他又專注研究中國西部歷史文化藝術,讓我們尤為感動的是他十赴新疆,兩度穿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三上帕米爾高原,以他83歲的年齡登臨四千九百米的高度,這是一般同齡人未敢問津之畏途。同年其又深入羅布泊、樓蘭,寫下的專業學術論文產生重要影響,他的治學精神和親歷親為的執著品格以及學術貢獻,成為學界同業之絕唱,同代人少有能與他比肩者,更是我們年輕一代學習的楷模。文人作詩書畫,學者從事山水畫創作,古來佳話不絕于縷,今有馮其庸先生以近九十的體軀精神勤奮創作,為譜寫大好河山,抒發一位知識分子、文化學者的豪情藝趣,是身體力行的響應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繁榮發展文化藝術的實際行動。他以老驥伏櫪之精神,以志在千里之抱負,為后學、為同輩、為廣大文藝工作者作出了表率。 凌云圖 作為后學,我深為馮其庸先生的可貴精神和學術貢獻所感動,并引為學習榜樣。祝愿馮其庸先生健康長壽,繼續為這個時代留下更多寶貴的文化財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