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情

韓美林

內容詳情

藝術就是要表現美好
——訪著名教育家、美術家韓美林先生


文_李優良

   

     韓美林,男,1936年12月26日生于山東,中國當代極具影響力的天才造型藝術家,在繪畫、書法、雕塑、陶瓷、設計乃至寫作等諸多藝術領域都有很高造詣,大至氣勢磅礴,小到洞察精微,藝術風格獨到,個性特征鮮明,尤其致力于汲取中國兩漢以前文化和民間藝術精髓,并體現為具有現代審美理念和國際通行語匯的藝術作品,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藝術實踐者和開拓者。國家一級美術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央文史館研究員。

人民藝術雜志主編李優良與韓美林老師交流

     在中國乃至世界美術界,能在諸多文化藝術種類和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可以說是絕無僅有,書法、繪畫、雕塑、陶瓷、裝置、印染等匯聚在他的身上,這些藝術種類雖繁多,但都有他獨到和鮮明的藝術語言和風格,他能把中國最古老的藝術元素、文化基因和時代得時尚和審美結合起來。他走遍祖國各地,浸淫多民族的文化,把民族和民間的人文元素融入了自己的創作,他可以說是文藝天地中的百花園,他也是中國在世界上的一張名片,這不僅是他的郵票,更是那在奧運會中的標識和那五個可愛的吉祥物。由于他在文化界的突出貢獻,中國和美國分別設定了“韓美林日”。就在我采訪先生的第二天,清華大學授予了他“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的稱號。除了藝術那些事,他還是卓越的教育家和作家,韓美林——已成為一個時代文化藝術的高度和標志。
     其實,認識韓美林先生很久了,但一直沒有走近他,在他諸次的大展中,只能用敬仰的目光,追尋著這個傳奇的教育家、藝術家。2017年,他應邀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了他八十歲藝術大展,在展覽的開幕式上,余秋雨先生稱贊其為“一個人的敦煌”,馮驥才先生稱之為“千年后的盛唐”,這些溢美之詞不僅是對韓美林藝術氣象種類的評賞,也是對其藝術思想的解讀。而在我看來,我更關注的是開幕式上的兩個細節,在韓先生發言中,講述了他與馬的情結,他畫馬的淵源。在苦難中對戰友的深情,在無奈中對戰馬的悲惘,用馬的生命挽救戰士們的生命,韓美林先生激昂的語調和飽滿的感情,是緬懷戰馬英烈,也是向今人宣告:今天的一切,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今天的生活,不能忘卻過去那苦難歲月,更不能脫離人民和百姓,做藝術要植根社會,人民才是我們創作的不竭的源泉。這段話讓很多人飽含熱淚,我們完全看不出這是一位八十歲老人的發言。在開幕式上,正中坐在輪椅上的老人,一直面帶微笑,雖然他行動不便,但他的臉上寫滿了滿滿的成就感,他就是韓美林先生在中央美院時的授業老師,一個近百歲的老人——周令釗先生。韓美林請自己的老師來剪彩,并且在開幕式上,他一直推著周令釗先生,他這一行動,詮釋了他所有藝術作品及藝術思想的核心和高度,尊師、視師如父,這是我們學人所具有的起碼素養,這是德的最直白的體現,僅此一點,他的作品足以讓觀眾敬重。
     一個人的成長有賴于時代的宏觀環境,更需要家庭家風的影響。從小就對繪畫有興趣的韓美林,生長在齊魯大地,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上過私塾,一手嚴整的顏體字為他后來的繪畫打下了基礎,韓美林先生說,書法是中國藝術最基本的元素,它的方正、疏密、取勢、筆法對繪畫來講都是最為基礎的技法和能力。小時候的韓美林是一個很內秀、懂事的孩子,長得濃眉大眼,人見了都想摸一把、抱一抱的孩子,家人并沒有在書畫專業上為他提供多大的影響,但在做人修身上給了他很大的影響。德是做人的靈魂,一個人沒有德比沒有才更可怕,所以,在任何時期、任何壞境下,都不可失去做人的道德底線。他當過兵,在艱難困苦的戰爭中為部隊當通訊員、寫大字報,無論干什么他都要求自己要出色地表現,后來考入中國美術學院附中,從此,美術就成了他一生的摯愛和追求。

        別人用痛苦打倒你,你卻用痛苦鍛煉了自己

     訪韓美林先生,讓我有一種不知所措的感覺,原因是他根本不按我寫的采訪提綱來說,他不像其他人常說的那種語氣和套路,他沒有說他是如何如何勤奮,還是如何如何地努力等等,而是給我們講一些似乎無關的一些故事,也讓我有一些惘然,我最近看了馮驥才先生著的《煉獄·天堂》韓美林口述歷史的這本書,大概了解了一些情況,知道在那場“浩劫”之中,他坐過大牢,為“死刑犯”陪斃。為了不讓他畫畫,剔了他手上的筋,幾次被打成碎骨折。剛開始的時候,他對這個世界失去了任何的留戀,只想最快地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在那個瘋狂的年代,最后連自己最愛的人都與他相背而向了,再后來,經過生與死的折磨后,他卻產生了強烈的生的欲望,這也許是浴火重生吧。在監獄里批斗的后期,他的心里就一個想法——一定要活下去,因為心中有一個念頭——相信國家一定會好起來的??嚯y帶來了沉痛的代價,也給了他生命的錘煉。在困難時期,他用筷子在滿是污垢的褲子上畫畫,他到過的地方,都能很快熟悉和掌握其中的工藝技術,他對陶瓷的研究就是他下放的江西一個瓷廠的結果。談到這些,韓美林先生沒有多說,他說,都過去了。他說,荒唐苦難的歲月荒廢了我大量的時間,我的青春年華都葬送了,現在只有一種想法,就是多工作,多創作人民喜歡的作品,人的一生很短,不可以揮霍,現在是個好時候,我應該把更多美的東西奉獻給社會。他說,藝術家就是創造美,讓人民在美的作品中得到教育、得到啟發,也就是古人說的宣教化,助人倫。無論什么時間,什么地方,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和抱怨帶給別人,雖然我們有那么一段不堪回首的經歷,但也讓我們知道了生命之重,社會之重,它苦其心智,勞其體膚,只有這樣才讓我們知道了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使我們對于藝術家的作用和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說,科學家是解決技術方面的職責,而藝術家是解決人類精神方面的責任。藝術家有教育的職責,而不僅是言教,更是身教。我們的藝術作品,不僅是美育,更是思想上的修正。我們甘愿忍受苦難,推動社會和民族發展。韓美林先生的這種氣度和胸懷,正是我們中國人邁向繁榮強盛所具有的寶貴精神。
     藝術精神是相通的,表現的體裁和形式只是手段而已。
     我看過韓美林先生在國家博物館的展覽,對其所涉及的藝術形式,大致還是有一些理解。今天我在他的藝術館里面再次審視這些作品,可以用八個字表達我的心情——蔚為壯觀,嘆為觀止。一個人在一個領域取得成就已非不易,而韓美林先生在這么多領域取得這么多成績,其精力、體力,都讓人佩服。如果一個成功的人按八十歲算,韓美林先生該是活了幾百歲的時光,凝聚在他的心血和付出上。我笑著問他,您是如何涉獵這么多藝術種類和體裁呢?他說,藝術的理念和思想弄通了,形式和載體只是手段而已。
     他的書法取自于遠古時期的賀蘭山巖畫,他把這些還沒被破譯的文字符號收集起來,并且用藝術的手段表現出來,于是乎,天書成了他的書法符號,這種書法家不寫、文學家不用的,被拋棄的元素,成了他創作的素材,讓人們從這些文字符號中,感受遠古文明。并且他的創作采用拓印效果,突顯了原始藝術的質樸,這種現代的手法表現古老的文明,我們講“書畫同源”,而韓美林先生說是“字畫同源”,他又把這種漢字符號元素用到其他的創作之中、設計之中。在他的書法之中,用筆渾圓,結字奇妙,并且有靈動而不失樸茂,既有顏體的寬厚、方正,也不失草書的飛白多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韓氏書風。他的畫亦如他的書法,表達的藝術語言很明顯、獨特,且畫的種類很廣泛,凝練簡潔的線條,極富視覺的張力,一個人體,幾根線條的曲環即成。而他畫中最多的是馬,因為他說過,馬對他來說有著太深的感情,所以他筆下的馬是他用心在畫,他筆下的馬,有著唐昭陵六駿般的氣度,開張奇逸,激情奔放。他的畫,豪放大氣,用拓印之墨跡和筆觸,表現出一種滄桑和凝重,也用一種極簡的刷筆,表現出率性和痛快,寥寥幾筆,藝術形象躍然紙面。在韓美林的作品中,有幾丈大的巨幅,我問是怎樣創作的,他笑著說,這是藝術家的激情和能力。他說,一支毛筆要十幾公斤重,把它舞起來,不僅是簡單的用力和蠻勁呀。當然還有一些盈尺小畫,十二生肖、可愛的小熊、姿態可掬的企鵝等等。
     在部隊時期,因為為烈士建紀念塔,由于上面有浮雕,跟著幾位畫家搞浮雕設計,接觸上了雕塑了,這也是他生命經歷中的承載。韓美林先生的雕塑特別注重雕塑本身的故事性和表現力,更重要的是傳神。他善用青銅為材質,這是一種品格,這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在藝術館一樓陳列了他為湖北荊州制作的高二十八米的城雕《關公》,韓美林先生告訴我,他不僅是把它當成關公、一個神化的歷史人物來說,而是把它當做一個正氣的象征,當做一座山來做,雕塑有時候還必須有一種感覺——神秘。他的這些作品都有傳統文化與符號的手段,這和他的思想與精神高度吻合。他雕塑的馬的造型,已成為獨特的藝術形象而被稱為“美林馬”。他的雕塑作品,給人一種激情,給人一種力量,更多的是,給人一種思考和啟迪。他把藝術與科學進化,把古代和現在融合,在廣州白云機場的《五云九如》作品,長七十八米,五只飛翔的云雀,表現出的是速度和激情,是翱翔和搏擊,采用古代工筆畫云霧的表現方式,古老而又新穎。他的雕刻也帶著濃濃的民族風味,在一刀一刀之中展現,在展廳中的一柱,雕刻了幾百個佛造像,其用心用工可見一斑。
    韓美林先生用他自己的話說,自己就是一頭牛,就是要不停地干。他能在不同的地方干出屬于自己的成績,比如,他下放的陶瓷廠,而他也因此熟悉陶瓷的制作工藝,故而,他的藝術種類中,陶瓷也占了很大的分量,涉及到鈞瓷、汝瓷、龍泉青瓷等等。他仔細研究釉色,把他自己的藝術造型與釉色結合創造出別出心裁的作品,賦予傳統瓷器以時代的風格,他嘗試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他的一句話——為藝表心,不擇手段。所以看韓美林任何的作品都可以看到他獨到的視覺審美和深邃的藝術思想。

      中國的符號,世界的名片

     設計是藝術創作中最簡單又最繁雜的創作過程。韓美林先生卻在這一領域成為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他設計了聞名全國的“猴年郵票”,成為收藏界的珍品。舉世矚目的奧運會第一次在中國舉行,一種什么樣的標識才能讓世界記住這次盛會,記住中國。一個篆字“京”的印章形式,既是中國人一言九鼎誠信的承諾,也是開放辦奧運的活力表現。奧運福娃,表達了北京對全世界人們的歡迎。為了這一天,我們準備了太久太久,中華民族走向世界的舞臺,韓美林也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張名片。于是,他的雕塑矗立在美國的城市中央,而因此,他多次登上美國大學的講臺。韓美林先生告訴我,有一次在美國竟不知道護照簽證已過期,在入境時被扣留,因語言不通和法律法規的不熟悉,導致糾紛,后來,入境官員查詢得知是韓美林時,他們馬上安排處理,按貴賓禮遇,并在很短時間為韓先生辦好簽證和綠卡,這說明韓先生在世界的影響力,是中國人的自豪。在中國航空的機翼上,國航標志飛越世界的各個城市。韓美林,這個響亮的名字,讓國人自豪,讓世界銘記。他前前后后設計了近百個國內知名的標志和形象,是全球化視野中,文化身份的鮮明體現。

     讓愛心成為力量

     韓美林先生說,只有從坎坷的生活中走來,才懂得愛。我們應該把一種自覺的愛轉化成一種力量,讓我們遠行。這些年,我們組織的“藝術大篷車”走過了很多的省市地區,到過邊關大漠,也到過南沙海島,把文化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民身邊,同時到社會和百姓中,體驗生活,激發靈感。豐富自己的創作思想,鍛煉一支對百姓、對人民、對文化有情感的團隊。用自己的努力讓文化藝術來溫暖這個世界,這個國家。他說,“我們要熱愛這個國家,熱愛這個地球,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不可以過度地揮霍和浪費。動物一樣是有感情的,在我最黑暗的歲月,那只狗對我不離不棄,我把它稱之為‘兒子’,是它給了我生的勇氣和希望,我們怎么不能和動物和睦相處呢?保護這些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盡管我已經八十歲了,我仍然有一種激情,我愛生活的一切。直到今天,我吃完飯,桌上有幾顆芝麻,我也會用手蘸了,放進嘴里吃了,我常常會跟大自然、跟動物、跟我畫的動物說話,我認為這和我的經歷有關。人間最大的愛是母愛,我認為要用母愛對待他們,不論是小蛇、小狐貍、小熊,都把它們當成孩子,就這么簡單?!碑斏詈唵瘟?,這個世界就美好了,藝術家就是要表現這種美好。


| 相關機構
人民網                       中國美術家協會                    北大文化書法網                     北京正德書畫院                    環球文化網                     作家網
光明網                       中國書法家協會                    中國美術大觀網                     中國藝術收藏網                    貿訊網
人民藝術微信公眾號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