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館藏明永樂時期陶瓷欣賞 | |
內容詳情 青花云龍紋天球瓶 青花云龍紋天球瓶器底 青花云龍紋天球瓶,明永樂,高41.5cm,口徑9.3cm,足徑15.5cm。清宮舊藏。 此器體大端正,圓口,直頸,口與頸大小相若,腹渾圓,肩與底相若,俗稱“天球瓶”。通體青花紋飾,自上而下分為兩層。外口飾忍冬紋,以枝葉作骨架,向左右延伸形成連續邊飾,頸飾6云朵紋。整個腹部繪云龍紋,龍體較大,張口怒目,鬃發上沖,作回首狀,四肢前伸,三爪矯健有力。龍身間隙處飾各種形狀的云紋,襯托出巨龍行空之勢。平底白釉無款。 天球瓶是明初江西景德鎮窯的創新之器。此器造型飽滿,青花龍為三爪,怒目回首,鬃鬣飛揚,刻畫細膩,頗有氣勢。使用進口青料描繪花紋,燒制過程中有自然形成的鐵結晶斑,更顯出龍的兇猛有力,栩栩如生。此器是永樂時期龍紋青花瓷器中的典型之作。 青花園景花卉紋盤 青花園景花卉紋盤盤內圖案 青花園景花卉紋盤盤底 青花園景花卉紋盤,明永樂,高8.5cm,口徑63.5cm,足徑49.5cm。清宮舊藏。 盤敞口,淺弧壁,圈足,底坦平。盤內外皆青花裝飾。內底青花三重線圈內繪松樹、棕櫚、怪石、坡地、花草等組成的園景圖。盤內、外壁均繪折枝菊花、茶花、石榴、梔子、牡丹及束蓮紋。圈足內素胎無釉,外底細膩光滑,留有豎條形墊燒痕。 此盤雖碩大,但形體規整,構圖雅致,青花發色濃艷。 影青暗花纏枝蓮紋碗 影青暗花纏枝蓮紋碗,明永樂,高6.1cm,口徑15.6cm,足徑5cm。清宮舊藏。 碗撇口,弧腹,小圈足。通體施青白釉,又稱影青釉。外壁釉下刻劃雙勾纏枝蓮紋。此碗胎骨輕薄,刻線流暢,格外清新秀美。無款。 明永樂影青瓷的釉色仿自宋代影青,但由于胎中所含的玻璃成分較多,故透光性比宋代影青更強。另外,永樂影青瓷的釉層亦較宋影青肥潤,釉內積聚的氣泡較宋影青大且多。 明代景德鎮的影青瓷不是主要品種,數量較少,故而珍貴。此碗造型輕盈秀麗,胎薄如紙,釉質美如青玉,紋飾玲瓏剔透,堪稱明代影青瓷的代表作。清末寂園叟的《陶雅》曰:“永樂窯有一種素碗,嚴露胎骨,以質薄如紙,內有影青雕花者為上品?!彼讣创朔N碗。 青花纏枝花紋折沿盆 青花纏枝花紋折沿盆盆內圖案 青花纏枝花紋折沿盆盆底 青花纏枝花紋折沿盆,明永樂,高12.2cm,口徑26.6cm,足徑19cm。清宮舊藏。 盆折沿,直壁,平底。通體青花裝飾。盆內底心飾團花紋,外圍飾纏枝如意云頭紋和海水紋。盆里外壁均飾纏枝四季花卉紋,里口沿飾海水紋,外口沿飾折枝花卉紋,里外各飾青花線6道。 此器仿阿拉伯銅器,造型簡潔飽滿,紋飾清晰洗練。 鮮紅釉盤 鮮紅釉盤盤心 鮮紅釉盤盤底 鮮紅釉盤,明永樂,高4.2cm,口徑19.3cm,足徑11.7cm。 盤撇口,淺弧壁,圈足。通體施紅釉,盤口顯白色胎骨,足內施青白釉,無款識。 此盤造型規整,胎薄體輕,紅釉色澤鮮艷純正,是永樂朝官窯紅釉瓷作的典范。 明代永樂紅釉素有“鮮紅”之美稱,此時的紅釉瓷器繼承了洪武朝紅釉器制作的工藝成果,施釉均勻,釉面瑩潤,燒成火候恰到好處,釉色鮮紅明艷,完全改變了洪武朝紅釉瓷紅中泛黑的不純色調。 器物的口沿映出白色胎骨,是因為燒制時,釉層在高溫熔融狀態下自然垂流,致使釉層變薄,顯露出胎色,這種現象俗稱“燈草口”。 青花纏枝花紋罐 青花纏枝花紋罐罐底 青花纏枝花紋罐,明永樂,高17cm,口徑14.4cm,足徑9cm。 罐直口,溜肩,鼓腹,小圈足。通體青花裝飾。頸上繪卷草紋,肩、圈足外墻均繪海水紋,腹部繪纏枝花紋,近足處繪如意云頭含靈芝紋。圈足內施白釉。無款識。 此器造型新穎,紋飾繁密,描繪細膩,形制和紋飾均受到伊斯蘭文化的影響。 青花玉壺春瓶 青花玉壺春瓶,明永樂,口徑7cm,足徑10cm,高27cm。 瓶撇口,細長頸,圓腹下垂,圈足。瓶身自上至下分別繪青花如意頭紋、回紋、卷草紋、纏枝蓮紋和蓮瓣紋。此杯造型莊重,紋飾素雅,構圖飽滿,層次分明。青花采用進口蘇泥勃青料,色澤濃麗沉穩,具有明代早期青花瓷器的藝術特色。 青花纏枝蓮紋花澆 青花纏枝蓮紋花澆,高14.7cm,口徑8cm,足徑4cm。 花澆直口,直頸,溜肩,碩腹,足內凹,一側以螭龍為柄,柄兩端各有一頭,一銜于外口,一作柄尾。通體繪青花紋飾,口部邊沿繪纏枝蓮紋,頸部繪海水江崖及花瓣紋各一周,腹部主題紋飾為纏枝蓮紋,近足處繪變形如意頭紋一周。 此花澆青花色澤濃艷,有黑色結晶斑。其造型風格系仿西亞黃銅壺器物。 青花纏枝花紋背壺 青花纏枝花紋背壺,通高54cm,口徑6.5cm。 壺小口,兩環耳,器身圓形如龜狀。壺背面素胎,中心凹入一圈。壺正面隆起。釉色青白光潔,青花濃翠,深入胎骨,有鐵銹斑點。正面中心隆起部繪八角錦紋,以海水江崖為地,中心四周為纏枝蓮,外環以海水江崖。壺頸凸起弦紋一道,上下繪纏枝花及海水江崖一周。壺蓋圓頂。蓋面繪四株折枝花,葉蔓清秀,運筆流暢,花大而葉小,葉紋為纖細齒狀。 此壺紋飾精美,式樣別致,是當時受西亞金屬器皿的影響而燒制的新器型。 青花枇杷綬帶鳥紋大盤 青花枇杷綬帶鳥紋大盤盤心 青花枇杷綬帶鳥紋大盤,高9.2cm,口徑51.2cm,足徑34.5cm。 盤折沿,菱花口式,通體作16瓣蓮花形,盤心寬大平坦,圈足,細砂底,無款識,露胎處呈現火石紅色。青花底釉青白亮麗,厚潤透明。盤心主體圖案是一只棲于枇杷枝上的綬帶鳥,正回首啄食飽滿的枇杷果。內壁繪石榴、桃實、荔枝、枇杷等折枝花果,沿面繪大小纏枝蓮花,外沿下繪海水江崖紋,外壁繪折枝菊花紋。 永樂、宣德兩朝是我國青花瓷器史上的黃金時代,其青花瓷之胎質、底釉、繪畫,無一不精。此盤使用永樂時由西洋進口的“蘇泥勃青”料,濃重艷麗,滲入胎骨,并有自然暈散形成的“鐵銹斑”,手撫之有凹凸不平之感。國內外現存傳世的永樂青花瓷,大盤往往以花卉為裝飾題材,用枇杷綬帶鳥為主題圖案的較少見,就目前已掌握的資料來看,完整的只有三件:日本東京國立美術館一件,天津藝術博物館一件,而北京故宮博物院現存的這件最為精美。 |
|